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400-963-0096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专属网络思念空间

个人纪念馆,能让往生者的一生故事得以完整的留存,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使家属无论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祭拜往生者,传递思念之情,真正做到让爱与思念没有距离、生命的故事永久流传。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飞行员

1925年7月,常乾坤在黄埔军校受到中共党组织的重视和培养,由范洪亮、曹汝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黄埔军校学生要集体加入国民党,经中共党组织批准,常乾坤成为具有国民党党员身份的共产党员。1926年1月,常乾坤从黄埔军校毕业。 1926年春,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招生。这所由苏联政府援助的军事飞机学校,学生的来源主要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中国共产党为了掌握航空技术,决定选派常乾坤等进入...

开国皖将:久战沙场梁从学

梁从学,1903年生,安徽六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9月参加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班长、连长、营长等职,坚持战斗在鄂豫皖边区。率部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和皖西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2月,梁从学任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师长。率部先后参加了国民党后方所在地的罗田县城和枫树坳、大柳树、凌云寺、茅草尖、彭新店、杨家店等战斗。特别是7月中...

梦醒东北战场

1945年11月,滇军在越南进行整编。曾泽生升任第六十军中将军长,辖一八二、一八四和暂二十一师。1946年4月,第六十军被调往东北。   在东北,曾泽生先后担任第六十军军长、吉林守备司令、第一兵团副司令等职。蒋介石集团对滇军既想使用又不信任,第六十军到东北后,被分割使用,分散配置,3个师分散各地,不能相互照应,且不归曾泽生管。曾泽生只能指挥军直属分队和工兵营一个连,成了空军司令。曾泽生及许多中下...

周玉成将军抗战时期文物捐赠仪式

2009年7月7日,为纪念卢沟桥事变爆发72周年,抗战将领周玉成将军的抗战时期文物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举行。周玉成将军是八路军野战供给部部长兼供给学校校长,为八路军的后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代表、湖南省祁阳县周玉成将军家乡的代表、周玉成将军的后代以及部分新闻媒体参加了捐赠仪式。 周玉成原名周长久,又名周鸿礼,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他少年时曾学徒做...

作为西藏“第一把手”,张经武是体现“中共对藏政策的风向标”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中心问题是维护执行17条协议,重点是上层统战工作和影响群众工作,张经武、张国华、谭冠三等同志都以主要精力做统战工作。张经武不仅在大小会议上热情宣讲17条协议、党的民族政策、统战政策,而且常常和西藏爱国人士、上层朋友促膝谈心,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意见,仔细记下他们反映的情况,帮助他们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他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等关系十分融洽,感情深厚。...

作战指挥的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黄火星率部参加解放华东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其中包括莱芜战役。   1947年1月中旬鲁南战役结束后,陇海路以南整个苏皖地区转入敌后游击战争环境。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转入山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华东解放区对党政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中共华中局并入华东局,苏皖边区政府取消;新四军军部改为华东军区机关,取消原有的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的番号,正式成立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华...

聂鹤亭:吴山庙暴动震安徽

聂鹤亭(1905-1971),阜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进入中央苏区,后被任命为红四军参谋长。   长征开始后,聂鹤亭担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作为左翼部队掩护军委纵队前进,在湘西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 1935年1月红军进入贵州,中央决定强渡乌江,占领遵义,渡江任务由第一师担任,聂鹤亭奉命率一团(团长杨得志)为先遣队,顶风冒雪,组织10多名勇士强渡成...

怀念沙洪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光辉的八十七年的历程。《跟着共产党走》这曲响亮的歌声,诞生在1940年七一的前夕,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的岁月。1939年底,从延安到达沂蒙抗日根据地不久的抗大一分校驻扎在沂南县孙祖镇东高庄村,为了向抗大一分校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和党的19周年献礼,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主任袁成隆,党支部书记史屏同志领导组织创作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同年,他们在费县马头涯白石屋村还领...

忆沙洪

我得知沙洪同志逝世的噩讯很晚,是一位老同志在电话中告诉我的,沙老在徐州解放后曾任新徐日报社社长,后调来青任青岛日报社社长。这位同志和我,则都是在这两报工作,得到过他的教诲与关怀甚多的。不幸的消息使我们深感悲痛。当年从徐州来青的同志已没有几个了 。他在电话中言道。告别而去者不少,留下的已屈指可数了。 人世沧桑,夫复何言?对逝者的怀念,便总与人生路上留下的印迹息息相关。沙老于我,相处相知,交...

生前文集

其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特写、剧本等。1958年和1962年陆续出版描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族资产阶级生活变迁史的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第一、二部,1980年出齐全书,共4部,作品刻画了从民族资本家到普通工人的众多人物形象。自1977年起,以主要精力写作全景式反映抗日战争壮阔历史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共计6部),到90年代初,已经陆续出版《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

有色工业重要领导人

  1953年12月我从莫斯科回国,一到北京就被安排到北京地外大街前海东沿68号的平房院内,我在南院的厢房,正房三间是局长高扬文的住所。就这样,我们未经介绍便自动相识了。   开始,我听说他来自团中央,而且是抗战后才入党的,当时我就产生了疑问。当时的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主要是原东北有色局和原中央有色局合并组成的,两个局的局长李华和王逸群都是内战时期(上世纪20年代末期)的老党员,而且有着多年领...

主要成就

  1985年应中国道教协会的邀请,来北京主持道教知识专修班教学工作。同年冬,中国道协召开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当选为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86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1987年当选为西安市道协会长。1988年6月应加拿大多伦多道家太极拳社及蓬莱阁道观之邀,与谢宗信遣长一道前去讲授有关道教的根本教理教义以及丹法等知识,曾获好评。1989年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成立,被推选为所长...

传经讲义

  1966年复,闵归华山,协同华山道众组织成立华山服务社,把华山宫观庙宇组成一个集体,闵担任服务社总会计职务。1962年被吸收参加华阴县文史研究会工作,与华明县孟钧夫、杨子清、杜蔚亭3位先生一同整理地方史志资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道教受冲击,闵被迫下山还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闵智亭高兴地回到了华山,常住华山之麓...

道教人生

  闵智亭,号玉溪道人,原籍河南省南召县,生于公元1924年。家庭世以经商为业,颇豪富。年18岁时,因日寇侵华,学校流亡而辍学。由于家学渊源,自幼养成民族自尊心理;且素喜读《留侯传》及陶渊明田园诗,早有出世之想。故在外敌侵侮,山河破碎之际,只身投奔华山毛女洞出家,拜师刘礼仙道长,为全袁华山派黄冠。出家后,早晚诵习《道德经》、《南华经》、《阴符经》、《常清静经》诸经典,对道教义理之信仰,与日渐增。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者

  马文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马文瑞同志在78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自觉地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他一生勤奋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

人生历程

  1934年,为了发展壮大革命武装力量,马文瑞同志奉命只身赴三边地区国民党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经过半年艰苦努力,成功地将敌骑兵一个排的人枪带入南梁根据地。1935年3月,他受中共陕甘边特委派遣,率领武装工作队进入延安南泥湾、临镇一带开辟陕甘边根据地东地区,建立了赤川、红泉两县政权,先后任党代表、苏维埃主席。陕甘边根据地东地区的创建,为刘志丹同志率领的西北红军完成反围剿斗争,把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

宁要枪不要官的百战将星——“黑脸将军”杜义德

在湖北黄陂,提到开国将帅,妇孺皆知黑脸将军杜义德。这名黄陂籍百战将星,身材魁伟,因头圆脸黑,家乡人民亲切称其为黑脸将军。   宁要枪,不要官   红军时期,杜义德将军曾缴获一支二十响快慢机驳壳枪,随身佩挂,视为珍宝。   1935年,杜义德负伤入院。出院前,杜义德被调往31军。30军军长余天云对杜义德说:你要去31军,得把30军的枪还给我。杜义德心里清楚得很,余天云是看上他的那支20响快慢...

痛悼蔡顺礼将军辞世

史载江西多豪英, 吉安开国著将星。 成仁捐躯从不惧, 取义舍身当有灵。 顺势掠地保部队, 礼贤募士卫都京。 十三中将逐作古, 勋业百世遂永铭。

李作鹏将军的最后一年

2009年1月3日6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18病区的夜班护士交接班前,例行巡查病房,为住在1808病房的李作鹏量血压,发现血压掉下来了,同时呼吸急促,马上报告值班医生。      2008年12月1日,李作鹏第二次报病危时,根据医院和家属的意见,预定了临终抢救方案。值班医生立即按照抢救方案积极实施抢救,7时30分,李作鹏呼吸停止,监护仪的心脏线成了一条直线,医生又继续抢救了10分钟,...

廖汉生:长征精神伴一生

编者按:在此文即将与读者见面之际,10月5日晨6时30分,敬爱的廖汉生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这篇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编发的特稿,也成为我们对廖老的深切悼念。   前不久,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70周年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发起在四川甘孜县举办的一个药品物资捐赠活动。从成都乘车大约17个小时,也就是说行车要日夜兼程一天一夜。然而,这段长途跋涉带给我们的却...
  共13373页,到第 页